试验以白蜡2a生试验林中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8个优良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EL)及电阻抗图谱法(EIS)结合Logistic方程,拟合出8个白蜡优良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8个白蜡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均成上升趋势,由相对电导率拟合出的8个白蜡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衡蜡2号、衡蜡9号、衡蜡7号、衡蜡11号、衡蜡3号、衡蜡6号、衡蜡4号、衡蜡1号;由3个电阻抗参数拟合出的8个白蜡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衡蜡2号、衡蜡9号、衡蜡7号、衡蜡11号、衡蜡3号、衡蜡6号、衡蜡4号、衡蜡1号。与电导法(EL)得到的顺序相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与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e)及胞内电阻率(ri)均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930、0.970。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可作为测定白蜡抗寒性的最佳参数。
为了进一步探究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不同生理小种和生物型对桉树的潜在侵染风险,应用2种接种方法分别检测青枯菌生理小种1~5号和生物型Ⅱ、Ⅲ对尾叶桉的侵染能力。结果发现,桉树分别接种生理小种2号菌株GIM 1.76和生理小种3号菌株Po 88后均有典型的青枯病症状,与对照桉树青枯病菌生理小种1号菌株Rrpr 引起的症状一致,且使用2种接种方法测得的桉树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菌株Rrpr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小种4号菌株Z 2013-1和5号菌株GIM1.73均不能使尾叶桉发病;分别接种生物型Ⅱ菌株Po 88和生物型Ⅲ菌株Po 43后,桉树的发病症状与接种生物型Ⅲ菌株Rrpr 的症状一致,且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菌株Rrpr 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揭示了青枯病菌生理小种2号和3号对桉树也具有很强的侵染能力,因此,在有青枯菌生理小种2号和3号分布和危害的区域种植桉树具有潜在的风险,对生产上桉树栽培的合理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为探究黑枣遗传多样性及表型变异规律,对“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的叶片形态差异进行了研究。叶片扫描成像后,使用Lamina软件对4个叶片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和叶宽),计算其统计参数;使用ImageJ软件对叶片形态进行标点并通过MorphoJ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薄板样条分析及判别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的叶形性状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冀洪1号”黑枣的叶片较大,但其变异幅度较小。基于MorphoJ软件叶形变异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共占总体变量的63.447%(分别为50.537%和12.910%),薄板样条网格图结果显示,“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形态相似,仅在叶柄及叶片最大宽度处有微小差异。基于Lamina软件和MorphoJ软件对“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叶片进行比较,能够找出叶片间的微小差别,并且对发现叶形变异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关系有积极作用。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维护地区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途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选取产水、碳固持、生境质量以及土壤保持4项服务,采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价4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情况;以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等级为高的地区作为生态源地,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从而构建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产水服务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碳固持、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服务的高值区域集中于“燕山-太行山”地区,且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京津冀地区共识别17块生态源地,面积为29226.90km2;构建了33条生态廊道,总长度达到2391.78km;生态网络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地区北部与西部,基本涵盖了“燕山-太行山”重要的生态涵养区。(3)构建了“一横一纵三组团三分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形成京津冀地区多层次、复合型生态空间结构体系。
基于2012—2017年阜平县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GM(1,1)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2018—2022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进行预警,结合预警指数及评判标准对2012—2022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做出预警分析,为阜平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提出政策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阜平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预警指数从2012年0.3361(重警)上升到2017年0.5556(中警),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2)2012—2017年阜平县土地生态系统的压力层预警指数、状态层预警指数及响应层预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3)2018—2022年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值分别为0.5769(中警)、0.6260(轻警)、0.6793(轻警)、0.7371(轻警)、0.799 8(轻警),表明未来5年阜平县土地生态安全的状况将持续改善。
为了探究华池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和其信息熵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华池县2014-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作为基础资料,运用信息熵空间统计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该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序变化上,各乡镇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略有上升,优势度略有下降。在空间差异上,各乡镇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且基本集中分布。(2)各乡镇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正空间自相关性,且局部空间格局变化不大,表现出集聚演变特征。(3)华池县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减直接导致了其信息熵的变化,地区经济与信息熵的变化呈强度关联,是其信息熵增大的根本原因。
以2018年底美国加州史上死伤最惨重、也最具破坏性的“坎普”林火(Camp Fire)为研究对象,根据近红外、短波红外和热红外光谱段对林火灾害不同生命周期的敏感度,采用归一化燃烧指数NBR、热红外地表温度LST 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等模型进行灾时高温火点识别及溯源、灾后植被损失和植被恢复模式评估。结果表明,dNBR 高于0.1的烧伤区域面积占比达66.53%,其中高强度烧伤区超19%;火灾造成平均植被覆盖度下降11.55%。经LST 反演识别的7个典型高温火点受灾状况远高于其他区域,NDVI和FVC 最高降幅为0.45和49.4%,分别是全区NDVI和FVC 降幅的7.4倍和6.9倍,可见热红外LST 反演技术在高温火点精确定位和受灾程度定量判定上的高效和准确程度。灾后植被恢复研究表明,林火对高植被覆盖区破坏较为严重。灾后1a内植被恢复速度较慢。过火区总体植被恢复情况较差,部分区域出现土壤退化的现象。预计植被完全恢复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为了解8种木犀科(Oleaceae)植物花香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MP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 MS)相结合的方法对8种木犀科植物盛花期花朵进行花香成分测定,并以此为基础对8种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种植物均检测出萜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萜烯类物质是4种丁香属植物和女贞的主要挥发物质;金叶女贞的主要挥发物是酯类和萜烯类物质,小叶女贞的主要挥发物质是酯类物质,辽东水蜡的挥发成分则是酮类物质。聚类分析将8种木犀科植物分为2类:匈牙利丁香、小叶丁香、什锦丁香、北京丁香和女贞为一类;金叶女贞、小叶女贞和辽东水蜡为一类。
为更好的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布局,提升明城区绿地空间承载力,本研究对明城区40余处微绿地展开实地踏勘,依据位置、空间形态等要素将其划分为交通岛微绿地、广场附属微绿地和临街微绿地三大类型,并深入调查与分析这3种类型微绿地的构成要素,分析现状中存在的布点数量、空间特征、服务设施和场所意识上的适应性问题。最后,提出以街道为整体的适应性研究、微绿地周边空间关系研究以及微绿地自身研究的建议和展望,为下一步导入适应性理论并展开优化与设计夯实基础。
为应对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洪涝灾害问题,结合洪涝适应性概念,对荷兰瓦尔河改造项目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2个成功案例展开分析,提出洪涝适应性景观设计的对策。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阅读,提炼出生态系统多样化、自然优先、适应性转变和多尺度建设的洪涝适应性设计原则。进而归纳出生态系统划分、景观功能转变、生物对洪涝过程的适应、让步、疏导与净化模式等四点设计策略。为发挥人与自然的互动,重塑河流生态,通过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留出行洪空间,积极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用景观叙事策略,增加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在景观空间中融入景观叙事的方法,达到将滨水空间与传统文化联络起来的效果。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北河公园进行调查,发现此地具有较好的地理条件,周围建筑多元,人流量很大,虽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与文化结合的程度不高,此地的景观空间与景观叙事联络也不强。因此以北河公园的设计为例,建议将滦南县的文化传承作为景观叙事的主脉,营造优美的游憩空间,供附近的居民和游人游览,最终将此地块打造成为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综合性滨水绿地公园。由此得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叙事策略有利于增加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