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2年, 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12-25
      

  • 全选
    |
  • 马书燕
    2012, 27(4): 353-3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δ13 C值可用于评价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通过对柔枝松(Pinus flexilis James.)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 C)的研究。结果表明,柔枝松种子的δ13 C值最大,其次为根,茎、小枝和叶子的值较小,柔枝松不同种源1年生叶、枝和根的δ13 C值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加。种源Rsi和Rl的δ13 C值较其他种源大,永久水分利用效率较其他种源高。在干旱胁迫过程中,柔枝松6个种源δ13 C值的变化较小,短期的干旱胁迫对2年生苗木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影响不明显。
  • 张 旭1,王桂英1,2,朱建锋1,郑克举1,王进茂1,3
    2012, 27(4): 358-3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叶片原生质体游离、纯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部叶片产量和活力均高于其他叶位,在实验的浓度范围之内,Macerozyme R-10(离析酶)、Cellulase Onozuka R-10(纤维素酶)、Driselase(Sigma)(崩溃酶)对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无显著影响。适宜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叶片原生质体游离与纯化的条件为无菌苗上部叶片为材料,0.7mol/L甘露醇的CPW盐溶液预质壁分离1~1.5hCPW+0.5%Macerozyme R-10+0.25%CellulaseOnozuka R-10+0.025%Driselase(Sigma)+0.5mol/L甘露醇(pH 5.7),酶解温度27℃,酶解时间10h,用“过滤-离心-漂浮法”纯化原生质体。
  • 王树国1,曹丽华2,董树国3,张晓阔4
    2012, 27(4): 363-3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杨树为研究对象,调查杨树树干表面在冬季的不同时间、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表面温度,探究了杨树日灼破肚害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杨树日灼破肚害的发生与季节有直接关系,通常发生在入冬、冬季和早春时期;杨树日灼破肚害还发生在树的磁方位角195°方向的阳面;距地面树基部以上到1.5m以下的杨树树干部位,对杨树日灼破肚害也有一定的影响。结果还表明,不同的杨树品种,抵御日灼破肚灾害能力也不同。抵御日灼破肚灾害,采取秋季涂白预防措施最为有效。
  • 蔡有柱1,王 爽2,彭祚登3
    2012, 27(4): 369-3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林龄的沙棘的生长、生物量与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各器官热值、灰分、及养分含量,研究了不同年龄对沙棘燃烧特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沙棘林木枝、主干、叶生物量与树龄间有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运用Quadratic模型对沙棘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增长动态进行拟合效果最好(R2 0.943~0.976);(2)沙棘不同林龄枝、主干、叶的热值整体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沙棘地上部分各器官灰分随着年龄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达到一定值之后又升高。沙棘地上部分各器官碳密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 崔丽红1,兰永生2,王丽华3,陈永军2,黄选瑞1
    2012, 27(4): 375-3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林分直径结构是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林木的分配状态,它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林分结构。了解林分的直径结构,也就对单木生长以及林分竞争所产生的结果有了清楚的认识;探讨林分直径结构动态变化规律更是有利于揭示林分发展规律的实质[1]。本研究以木兰林管局孟滦林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林内胸径大于3cm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并使用Forstat2.1统计软件对主要树种直径结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各树种处于中间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小径阶林木较少,林分更新较差;综观拟合效果,正态分布、伽玛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二项分布以及泊松分布更能反映出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
  • 于士涛
    2012, 27(4): 380-3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立地指数7和10建立了林木胸径和冠幅、胸径与林龄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林木的合理营养空间,进而确定出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密度。结果表明:密度越大立地越好的样地,需要开始间伐的年龄越早。当落叶松达到30年左右的树龄时,林分合理密度为800株/hm2~1 000株/hm2。
  • 赵建生1,杨新兵2,田 超2
    2012, 27(4): 385-3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冀北山地6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密度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600株/hm2 密度的林分林下草本植物物种数、草本生物量、Menhin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大。
  • 常伟强,李永东,王立军
    2012, 27(4): 389-3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林场,如何调整和优化人工林林分结构是塞罕坝机械林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现状,阐述了实施皆伐作业的必要性,探讨了实施皆伐的可行性,提出了迹地更新造林的保障措施,充分肯定了皆伐作业对调整林分结构的重要性。
  • 林巧红,张勇杰,朱鸿菊,臧德奎
    2012, 27(4): 391-3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枣庄市青檀寺野生青檀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73种,隶属于45科69属,Raunkiaer频度分析表明,常见种多度明显高于其他物种,群落物种分布较均匀。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但热带成分所占比例高达43.14%且在群落组成中明显比温带成分重要。植物生活型谱中,高位芽植物最多,地面芽和1年生植物次之,地上芽和地下芽植物最少。乔木层主要树种为青檀、圆柏、君迁子等,重要值分别为14.98%、2.48%、2.39%,灌木层中柘树、兴安胡枝子、荆条、扁担杆子等占优势,草本层以荩草为主,层间植物较少。
  • 李 强1,2,程 旭3,姜 韬3,许中旗1,2
    2012, 27(4): 396-4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内地上植物组分产生并归还于地表,作为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机质总称。凋落物分解包含凋落物粉碎、淋溶和有机物的分解代谢3个过程。C/N、木质素含量等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主要指标因素,凋落物的质量等内部因素与气候等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着凋落物分解。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归还的主要途径,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对凋落物分解动态过程的研究可以帮助当地合理的、因地制宜的种植相关树种,有效的调节并提高林木的生长效率,并为维持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养分可利用性提供保障。
  • 于茜茜1,宋新英2,杨敏生1,高宝嘉1
    2012, 27(4): 402-4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胡杨耐盐机制的研究涉及植物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本文对胡杨耐盐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究了胡杨cDNA基因文库的构建,渗透调节物质,盐离子代谢,以及膜系统稳定性等对耐盐所起的作用。阐述了胡杨耐盐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 孙克南
    2012, 27(4): 405-4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从基础数据调查、林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林业工程建设条件分析、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在林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 范书杰1,董树国2,张晓阔3
    2012, 27(4): 408-4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目测判断、直接火烧、实验测定、火场植被调查和实地营造试验的方法,探究了防火树种的选择和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结果表明:防火树种的条件主要是枝叶茂密、含水量大、含油脂少、不易燃烧、耐火性强;下层林木应耐潮湿,与上层林木种间关系相适应;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芽力高;无病虫害寄生和传播。防火能力较强的树种有刺槐、核桃和青杨等;防火能力较弱的树种有三裂绣线菊、华北落叶松和丁香等。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条件是造林面积在100hm2 以上,防火林带一般设置在山脊、林地边缘等,主林带宽度一般为30m左右,副林带宽度为20m左右,密度越大,防火效果越好。林带营造技术措施主要有整地、栽植和抚育管护。
  • 章 霞,游庆方,凌 芳,陈东子
    2012, 27(4): 411-4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姜堰市林业发展现状入手,指出姜堰市林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对姜堰市林业发展提出新的战略目标与布局,并对姜堰市林业生态建设提出具体的对策。
  • 张雄帅1,王艳青2,于青军2,高宝嘉1
    2012, 27(4): 414-4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和植食性昆虫的协同进化已有数百万年,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昆虫分别形成了多种防御机制来互相抑制对方。本文对植食性昆虫反防御过程中体内的解毒酶、保护酶的变化及对植物蛋白酶抑制剂产生的适应蛋白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昆虫反防御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施丽丽1,李保国1,2,齐国辉1,2,郭素萍1,2,张雪梅1,
    2012, 27(4): 418-4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不同地区核桃的适宜栽培品种,以河北涉县下偏凉村、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赞皇县胡家庵村、涞水县淮河村4个核桃园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核桃品种的树体性状、枝类组成、结实特性、果实外在性状、果实内在品质和抗冻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绿岭、香玲、辽宁1号、辽宁3号和辽宁7号树高均在2.67~3.75m,短果枝占总结果枝量的50%以上,结果母枝连续结果能力均为4~5年,坚果外观美观,脂肪含量大于65%、蛋白质含量大于20%,有较强的抗寒性,适宜在太行山区发展。
  • 孙志刚1,2,张建成1,王鹏飞1,杜俊杰1
    2012, 27(4): 424-4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果实色泽是决定果实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花色素苷是果实的重要色素之一,花色素苷的合成与积累受内外因子的调控。综述了近年来果实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对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因子,并总结了提高果实花色素苷含量的技术措施及今后需探讨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 李红芳,张宏建
    2012, 27(4): 430-4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喷施PBO对砀山酥梨果实脱萼的适宜时间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PBO对砀山酥梨具有良好的脱萼效果;在开花前5~7d至盛花末期,喷施越早,效果越好;落花后脱萼效果明显降低。喷施浓度250~300倍液效果最好。
  • 张昕欣1,芦建国2,朱亚丽3
    2012, 27(4): 432-4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蜡梅为研究对象,对3个常见蜡梅品种的1年生枝条进行了解剖构造的观察和测量,并对其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蜡梅品种枝条的木质部面积比例与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韧皮部面积比例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关系,可以把木质部和韧皮部的面积比例作为蜡梅抗寒性的形态结构鉴定指标之一。
  • 韩雅飞,秦安臣,刘冬云,史宝胜
    2012, 27(4): 435-4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牡丹的花芽分化、开花生理、影响花期的因子、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对花期调控技术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牡丹花期调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今后牡丹花期调控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帮助。
  • 左利娟,李智勇,王德芳,崔晓锁,赵 爽
    2012, 27(4): 439-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引进的3个牡丹组(Section Moutan DC.)内亚组间远缘杂交品种Paeonia‘HighNoon’、Paeonia‘Souvernir de Maxime Cornu’、Paeonia‘AliceHarding’,进行了以形态、物候、生态适应性为主的引种栽培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成活率为百分之百,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植株长势良好,花色艳丽,花期介于引种地中原牡丹(Paeonia Section Moutan DC.)和芍药(Paeonia Section Paeonia DC.)之间,具有较高的观赏应用价值。
  • 施春丽1,张汝杰2
    2012, 27(4): 442-4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园林的发展已由过去的简单植树绿化发展到利用植物不同的观赏特性进行造景美化。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地被植物的种类开发和应用还有很大空间;通过系统阐述园林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对地被植物在北方城市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 王会顶1,李春友1,刘 峰2,张从哲2,赵振兴2
    2012, 27(4): 445-4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在综合河北省现有生态景观林类型与构成的基础上,从生态景观林的防护功能、景观生态功能、景观美学功能、文化功能、社会经济功能5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一套生态景观林评价体系。本研究采用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保定市的生态景观林的实际应用,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值,并对保定市的生态景观林进行评价,从而为生态景观林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侯云华,卢 艳,崔叶红
    2012, 27(4): 452-4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丰富保定市区园林绿化建设、给保定市园林绿化设计提供依据,对市区内公园、道路、庭院等地方栽植的云杉进行了生长适应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云杉在高坡、平地、土壤肥沃、通透、排水好等的环境条件下,长势好,树形美观,枝叶茂盛,有着较好的园林造景、绿化和美化功能。
  • 王红玲,聂庆娟,张芳芳
    2012, 27(4): 455-4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性空间。本文选取邯郸市主城区典型的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邯郸市道路绿化覆盖率较高,实施了特色道路建设工程,同时也存在些问题:绿化树种单一,四季色彩单调,配置形式简单。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邯郸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模式和改进意见,进而为邯郸市道路绿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孙雅玲,张 涛,段大娟,张 洁
    2012, 27(4): 458-4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曲阳县唐河的现状环境条件,依据生态、景观的发展定位,从功能分区、道路系统、植物景观等方面,对曲阳县唐河农林科技园区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融自然外貌、农业生产、高科技示范、休闲游赏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林科技园的规划思路,旨在突显农林科技园区规划中的一种场地精神和以旅游促进农林发展的理念,从而实现农林科技园多种功能和谐统一。
  • 高洪星,王桂霞,安广义,刁朝蕾,康 洁,安洁琳
    2012, 27(4): 4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河天骠农业生态采摘园规划设计作为研究案例,探讨乡村农业生态采摘园规划设计的方法。通过对廊坊天骠采摘园概况的调查研究,以及考虑到其自然属性,生态效应和人文效应的基础上,对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打造一个集旅游、购物、休闲、科研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采摘园,并向全国推广的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